在同一片蓝天下微笑
时间:2013/01/07 19:23 浏览:Loading...
在同一片蓝天下微笑
——残障学生社会融合服务初探
文/蒋爱秋
从整个社会环境来说,公众对残障学生认识不足,他们缺乏应有的爱、自由和关怀,在社会生活中,亦较少受到道德、宽容、励志等方面的关怀和教育。在社会的不接纳而形成的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与社区、社会的互动减少,使得残障学生的心理障碍加重,家庭人员心理压力加大,从而更不不利于自身和家庭的成长与发展[1]。因此,残障学生的社会融合服务成为需求,并日渐突显。
对寄校残障学生来说,这一需求更为明显。以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为例,该校是一所寄宿式学校,学生一年当中,约有3/4的时间生活在校园里,与社会接触的时间相对较少。而在寒暑假期间,由于家长需要上班,学生因自身能力所限,大都闭封在家里。此外,在周末时间,家长们因苦于没有同伴群体,亦很少有勇气带孩子进行社会活动。这种庇护式的闭封,对残障学生的社会化、成长以及习得的行为和经验的保持都较为不利。
基于上述原因,学校社工在服务过程中,积极推动残障学生社会融合服务既是一种需求的回应,亦是一项必要而责无旁贷的工作。
一、残障学生社会融合服务理论支持
(一)社会网络理论。该理论认为,社会网络是一群人之间的关系结构及他们之间所存在的交换关系和特定的角色。社交网络在大多数情况下扮演着支持性的角色。社会支持网络是一种非正式的社会支持,通常被视为解决个人及社区问题的“第一线”。其功能为:能够起到缓冲压力的作用;能够起到直接及整体的保护作用[1]。
残障学生的社会融合服务,初期,即以建立这种支持网络为目标。让残障学生及家庭确知自己是生活在一个支持性及关怀性的社会网络之中,且这个网络通过更多的互动,可以进一步扩大,增进他们对环境的自信、安全感、可控制力,强化他们的心理及生理健康,帮助他们与社会进行协调,进而达成残障学生与社会群体的共融。
(二)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个体生活在各种社会关系交织的生态系统之中。在人类社会中,任何一个个体,从一生下来就既是一个生物的人,又是一个社会的人。人从来都不是单纯、孤立地存在着,而是被包围在各种社会和关系中与多方面发生联系,并在与周围的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存在和发展。个人既会影响系统,同时也受系统发展的影响。若两方面协调良好,相互促进,反之,则会相互抵消、相互阻碍。因此,在残障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一个友好、和谐、互动、共融环境成为需求。而在当下的大环境下,需要更多的创造机会,让残障群体走出家庭,走进社会,让社会群体在与他们的接触中,给予更多的关注、认识与接纳,以促成社会共融的氛围。
二、残障学生社会融合服务初探
在需求评估后,社工遵循“构建支持网络——社会各系统互动”的理论指导,特别策划残障学生社会融合服务计划。该计划于寒暑假期间全面展开,以社会融合服务为切入点,通过家庭亲子活动、同质家庭故事表达、朋辈义工服务、社会生活体验等环节,逐层递进,步步为营,引导残障学生及家庭形成支持网络,走出封闭式的家庭环境,参与社会活动。经过不断探索,计划在以下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计划周期结束后,家庭间的互助团体初步建立。残障学生家长交流QQ群正式建立,随着后续融合服务的持续开展,群成员逐步增加。依托交流群平台,家长们自发组织活动、分享育儿经验、提供情感支持。
(二)朋辈义工服务的长效机制建立,残障学生与社会有了更进一步的融合。深圳中学初中部义工开始了对残障服务对象一对一的帮扶,与此同时,这一机制促成了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志愿者协会的建立,确定了长期的朋辈义工帮扶计划,确立了由单纯的朋辈义工帮扶残障学生,转为者带领残障学生义工共同参与到社会义工服务,在服务中促成社会融合的新服务模式。
(三)家庭内部的支持网络扩大。很多家庭在参与服务后回馈,融合服务让父母与孩子的距离拉得更近,互相了解对方平时看不到的习惯,让父母与孩子真正融合在一起;也有家长在看到其他家庭的故事表达,反思自己与孩子的沟通需要更多的改善,表示通过参与服务更加清楚,父母需要对孩子付出更多的爱等。
(四)计划将促进残障家庭更多地参与社会活动。在计划周期结束后,很多家长表示,心理压力得到了缓解,尤其是看到义工与孩子们友好共处,让他们深感欣慰,也对孩子被社会接纳、平等参与社会活动更有信心。
三、残障学生社会融合服务专业反思
(一)关于残障学生“递进式”社会融合服务模式的思考。融合服务计划,遵循先为残障学生构建家庭内部支持网络,到构建同质性家庭间支持网络,再到构建朋辈群体间支持网络,最后到构建社会支持网络的循序渐进方式,让残障学生及家庭在心理上有一定的缓冲期,在参与服务中更主动、更积极。并通过这种递进的方式,让残障学生及家庭支持网络不断扩展。这一经验,不失为一种成功的体验,将给予家庭更多的信心与希望自主参与社会活动,充实自我社会支持网络。
(二)关于朋辈义工服务模式的思考。在服务过程中,社工首次尝试招募残障学生朋辈群体作为义工。在服务开展前期,社工存有很大的担忧:残障孩子家长将自己的孩子与普通孩子相比,心理负担加重;朋辈群体在接纳残障孩子方面仍有较大间隙。但自服务展开后,社工的担忧慢慢淡化,并最终转为欣慰。在服务过程中,很多义工与残障孩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被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爱所感动。家长们表示,在义工的眼里,看到了爱,看到了希望,孩子们是会被社会所接纳的,以前很多的担忧在此刻都放下了。朋辈义工的加入,正如残障学生社会融合服务中的一剂润华油,让社工、服务对象以及义工的距离拉得更近,真正的形成一种共融的氛围。
这一成功的经验,在社工持续开展残障学生社会融合服务中给予了很多启示:社工将“一对一”的帮扶计划运用到更多的残障学生社会融合服务中去,并与朋辈义工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由单纯的朋辈义工帮扶残障学生,转为朋辈义工带领残障学生义工共同参与到社会义工服务当中,真正实现“助人自助”的目标。
(三)关于残障学生融合服务领域的思考。在近一年的探索中,社工在残障学生社会融合方面作出了回应,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于残障学生社会融合服务,所涉领域不仅仅只限于此。在社工日常服务中,接触到很多轻度残障学生的家长,他们仍旧因社会的不接纳而困扰,如不能为孩子找到一所适合的学校。残障学生融合教育、友好环境建设等都还需要社工、同行以及其他社会人士不断的做出新的尝试,以将残障学生社会融合服务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四)关于构建互助团体的思考。在服务过程中,社工与服务对象一起,感受到了自助团体的力量。但服务所涉对象较少,很多残障家庭仍存在于自封的环境里,并未形成同质性的支持网络。在这一方面,如何扩大自助团体的影响,如何建设自助团体亦将是一个需要长期探讨的课题。
结语
每期残障学生社会融合服务结束后,笔者欣喜的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融合服务的队伍中,他们当中有的是积极的残障学生家长,有的是充满爱心的志愿小天使,有的是我们素未谋面的路人甲……而我也深知,在身边,亦有许多正努力于为残障群体服务的同路人,因为有他们,我从未孤单,也乐于继续努力在这条道路上。真心的期待不久的将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每一位残障人士都能在同一片蓝天下微笑!
参考文献:[1]安秋玲.论社会工作在我国特殊儿童教育中的介入[J] .中国特殊教育,2009(3)
[2]张福娟.残疾人社会工作案例评析.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