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隐蔽”
时间:2013/01/05 17:08 浏览:Loading...
文/黄秀华
偶然的机遇,阅读了一本平时少接触到的书籍《隐蔽小百科》。阅读完此书,本人拨开了对“隐蔽”的迷雾,认识了它的由来及特征,关键之处是了解了作为专业社工的可为点滴。
究竟何为“隐蔽”?平时,在个人的服务中也甚少听到“隐蔽”一词,但不一定代表它不存在。隐蔽泛指一群不同年龄及阶层人士,处于足不出户隐退家中生活的社会现象。任何人持续超过三个月有以下情况问题困扰均为“隐蔽”。首先,与社会上的各项系统缺乏联系及没有从事参与,包括工作、教育、培训、朋辈及社区,更严重者甚至是与家庭系统也缺乏联系。其次,人际网络薄弱,在社交关系中害怕被人孤立、欺凌或拒绝,以致害怕或拒绝与别人接触交谈。另外,没有社会身份地位:如学生、受雇者、受训者、社区活动参与者等,最后,在社会处于弱势及面对不同的社会排斥,如新身份、贫穷、年龄、性别、残障及种族等。
隐蔽也分轻重程度,同时并非突然而至。个人与社会联系程度愈少,隐蔽程度愈高。由浅到深它可分为隐蔽边缘、隐蔽、完全隐蔽。其中隐蔽边缘也称为潜在隐蔽,它表现为行为上逐渐抽离,只作有限度的联系,如不与学校、工作、朋辈及社会系统联系,但仍与家庭有联系。或者只与家中某一位家庭成员联系而拒绝与其他成员接触,且次数逐渐减少。存在隐蔽困扰的个人并不是突然受其困扰,事前会有较为清晰的征兆,我们可从四方面关注是否有机会受到此问题的困扰。第一方面失去个人动力:在社会上面对不同的排斥及挫败,自觉缺乏成功感及对前路迷惘,开始不喜欢或减少外出,逗留在家里,以电脑、电视、书本、宠物、睡眠或个人嗜好为伴,抑或放下过往个人兴趣,对以往感兴趣做的事也缺乏动力,不想上学,不想工作,又因屡次找不到工作或被拒绝于门外而感到挫败。第二方面减少人际交往及退缩:在生活中害怕与人打交道,对身边的亲人、朋友及身边事物提不起劲关心,甚至不闻不问,再者是有曾被孤立或欺凌经历,逐渐抽离群体生活。第三方面表现为情绪低落:在平时生活中情绪不稳定,无任何兴趣向他人表达个人感受及想法。第四方面为不规则的生活模式,日夜颠倒,对日期时间的概念逐渐减弱,对外界漠不关心。
在了解隐蔽的定义之后,相应的疑问产生?到底什么原因引起?就算真正有此方面的困惑又会有什么影响呢?
隐蔽的成因源于社会排斥因素,个人因素,家庭因素。 首先,在现代社会竞争愈显激烈,教育制度排斥,许多年轻人因未能适应“考试为本”的汰弱留强的教育制度,导致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屡次成为失败者,因而失去个人信心及学习动机,逐渐减少上学次数,以避免再次的失败。因为教育制度的影响,学历影响,进而收到劳动市场的排斥,一群不适应主教育的青年,离校进入社会工作,被视为低学历、低技术、低年龄的青少年,往往成为被欺压的对象。再者受到歧视性排斥,青少年因其身份,身体,语言,社会阶层等因素,在不同分社会情境,如学校、社区、工作场所,遭受欺凌、欺压和排挤。与其同时,可能还会受到消费排斥,文化排斥,网络排斥,制度性排斥等种种社会排斥,导致“隐蔽”自我。于是,从此观点出发,隐蔽实则由宏观的因素引起,亦存在着复杂而又难以归一的个人及家庭因素,个人的脆弱的自信心,自觉难与别人沟通及相处,自卑及负面的思想侵袭,于是在个人的思想斗争下,越发减少与他人的沟通。另外相近社会充满的各种挑战,导致家庭体系面临种种冲击及瓦解的危机,父母因忙于工作,为生计奔波而疏于子女成长的照顾及支持,在有需要的时候未能及时跟进,发挥支援的角色。再者,家庭缺乏关爱,暴力对待,抑或父母离异等,家庭的负面因素让子女受到了不该有的生活冲击,于是为了避免再发生,把自己封锁。
隐蔽产生原因源于社会、家庭、个人这三方面,也对这几方面产生不同影响。首先,据香港相关专家表示,它只是一种社交退缩的行为模式,并不属于一种疾病。不过隐蔽也会导致精神疾病,若放而不管,时间愈长可能出现抑郁,社交恐惧,认识障碍等问题的机会愈大。还有,会导致迷失自我,失去前进动力,缺乏社交刺激,失去社交能力,同时,失去发挥自我,影响个人自信心,对生活失去信任,缺乏安全感,生活节奏沉滞,面对重投社会的心理障碍,需要较长时间追随社会步伐。其次,在家庭层面,父母大多不了解孩子,并且缺乏处理技巧甚至误认为孩子不喜好外出,不喜好与人交流,长期以往,就会因处理不当感到彷徨,导致整个家庭失衡,甚至父母情绪大受困扰,减弱家庭正面支援功能,家庭关系恶化,父母也因内疚感产生情绪病。最后,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便是加剧社会分化,增加社会成本,失去这一批宝贵的人力资源。因此,总结来看,隐蔽不是病,它却与社会的运转息息相关。
为了预防或者减轻隐蔽困惑,在专业服务上社工可以如何介入?带着疑问继续读完全书,第一需要社工从接纳并以爱燃亮互相信任关系,倾听内心世界,窥探背后需要,重视个人价值,肯定个人优点,陪伴重新参与,跨步建立他的自我,挖掘个人潜能,激发前进动力,引导前进,迈向健康正常生活。第二需要社工从生活化介入、活动为本、兴趣为本敲开隐蔽之门。因为青少年的隐蔽行为,正反映其未能满足的个人需要,背后的失落感,引致其失去个人期望,遇到他人的关心,又因害怕接触而抗拒或冷淡。同时,又疑心社工是帮着父母改变自我而到访,所以社工需要发挥机智,综合方法,营造如朋友到访家中的自然感觉。如借生日、节日之名到访,送上关心。又或参与日常生活,如聊天,分享时事主题等形式,生活化介入。关系建立需要沟通,沟通需要媒介,在关系建立初识阶段,参与他们所熟悉所感兴趣的活动,如电脑游戏、纸牌游戏、化妆、手工艺等五花八门的活动,活动本身可多变化又多元化,又需要他们的参与,在参与中注入新的体验,真正的关键是活动本身所想赋予的目的与意义。
因此,在兴趣为本的介入模式中,社工该保持“他有”的信念,每个人都有个人兴趣,兴趣是内在动力,是他个人的资产。只要提供良好的环境,让个人的兴趣建立成为他个人的能力。怀揣这样的信念出发,逐步开展工作,介入服务过程,再加以时日协助青少年走出隐蔽的泥沼。
——摘自《隐蔽小百科》 香港基督教服务处 庞凤秀 高佩仪 哈伟明着